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常有人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小時候明明很乖巧懂事的,怎麼長大了之後卻是喜歡跟大人唱反調。你跟他說往東,他卻偏要往西。父母常常因為這樣而覺得自己一個頭兩個大。
重慶有一個八歲的小學生,被父母批評之後,選擇了離家出走。因為他的整個暑假的時間都花在了玩上面,暑假作業都沒有寫完,所以他的爸爸把他狠狠批評了一頓,但是他卻一氣之下扛著自己的一袋衣服和枕頭就離家出走了。
當民警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在離家20多公里處的地方了。
這個小孩子的舉動瞬間在網上引起了許多家長們的共鳴,紛紛表示自己家的小孩也是不聽父母的批評的,甚至有的時候也會有離家出走的念頭。
那麼作為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不聽大人的批評呢?甚至有的孩子他寧願離家出走也不願意接受自己爸爸媽媽的批評?
孩子不聽批評的原因首先,父母的言而無信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隨便就答應。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聽話,都會隨口答應孩子,但是到了需要實現的時候,又對孩子反了口。
"這個周末爸爸帶你去動物園看老虎。"
可是到了周末你卻對孩子說:"寶貝,我們下次再去吧!"
一直到了第三次的時候,孩子終於忍不住了:"每次都說要下一次,沒有時間,等你有時間的話,我都不用你帶了。"
所以父母的"言而有信"不僅是束縛孩子,更要束縛自己。
其次,父母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家的孩子做比較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經歷的一件事,被自己的父母拿去跟鄰居家的小孩子做比較。
"今天鄰居家的小弟弟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隔壁的姐姐數學競賽拿了第二名。""這次期中考試,你們班那個小思,拿了全班第一,你考了多少分?"
這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在打擊自己,便會跟父母頂嘴。頂嘴不僅僅是因為孩子氣自己的父母拿自己跟別人比,更是一種為自己申辯的方式。
再者,喜歡用霸道的口吻命令孩子
一些父母很喜歡用霸道的口吻命令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但是孩子不得不做,但是作為父母的卻是無法做到。
很多人會要求孩子九點之前就要睡覺,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但是孩子睡了之後,自己看肥皂劇看到半夜三更,睡覺的時候還戀戀不捨。
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就要聽父母的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不需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會一味地霸道要求,粗暴執行。最後,孩子頂嘴只是想要表達自己跟父母不一樣的想法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覺得自己就是正確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甚至無所不能。但其實孩子長大了,就會有他們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父母有了不同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如果不能大聲地喊出來,是沒有什麼威力的,所以在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都會選擇用喊來表達。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家長們不懂得運用"建設性批評"來教育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心悅誠服。
家長利用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方法建設性批評,就是通過友好的方式提出合理的有邏輯的批評意見,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建設性批評的目的不是為了批評,而是要讓對方能夠得到良性的改善。
建設性批評有七個原則:具有戰略性;維護對方自尊;發生在恰當的環境之中;要以進步為導向;互動式的方法;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傳遞給對方有用的信息。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學會建設性批評很重要,不僅能夠幫助父母教育孩子,還能夠塑造孩子的未來。
就像你的父母在詢問你他做的菜,"你覺得這道菜味道如何?"相比一句"我覺得味道不錯"來說,他們更願意聽到的是"我覺得再加點鹽的話可能會更棒!"第一點,用客觀描述代替主觀評判父母一味地責罰孩子,動不動就吼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這點事都做不好,要你何用!"一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孩子變得更喜歡頂嘴罷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要肯定孩子在事情上付出的努力,再客觀解釋一下他們在這件事情上出現的問題。
"我覺得你做的很好了,只要我們在稍加練習的話,相信下次會更好的。"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跟我交流一下,希望下次你能夠取得勝利!"
第二點,父母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找到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根源,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你解決問題。這樣你跟孩子解釋的時候也會容易的多。
比如說孩子考試失利,那麼可能是他們對於學習上有不懂的問題,或者是因為他們在考試的時候過於緊張。知道了原因之後,你就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解決辦法。第三點,父母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你在跟自己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要記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是有感情的,沒有人是喜歡聽別人惡意十足的批評的。
在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要保證自己足夠心平氣和,脾氣十分平和,再用有愛的語氣去跟孩子交流,這樣會讓你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流暢,拉近彼此距離。第四點,父母要告訴孩子錯誤的後果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批評他們錯誤的行為,而不是處處針對著孩子。你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滿意的是他的所做所為,而不是因為他這個人。
當你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時候,你要告訴他,手機遊戲要太多的話是會影響視力的,如果影響了視力是需要配戴眼鏡的,到時候會有多不方便。
第五點,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明確自己批評的內容如果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含糊其辭,還不僅不能理解你的要表達的意思,而且也無法意識但他們自己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情。
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明確一點:批評孩子什麼。父母批評孩子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懲罰他們,讓他們覺得難堪。第六點,父母要給孩子留有改正的機會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犯的錯,完全沒有給機會,二話不說抬手就是一巴掌。但是家長們要明白,建設性批評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針對自己的問題做出相對應的改進,才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父母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之後,給孩子一個改錯的機會,不僅能讓他後悔的心得到彌補,也能讓孩子真真正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記得小時候自己犯錯誤,我的父母都是在進行一番教育之後,讓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有一次因為調皮,按了鄰居的門鈴之後馬上跑得無影無蹤,鄰居開門之後又不見人,只好氣沖沖地把門關上。
反反覆復幾次之後,我被自己的父親逮了個正著,低著頭站著不敢說話。
"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了嗎?"
"我知道了。"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會。"
"叔叔阿姨跑上跑下的,會影響他們休息和工作的。"
"我知道錯了。"我低著頭承認了錯誤。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想想你要怎麼做?"
我二話不說出了門,敲開了鄰居家的門,跟他們承認了錯誤,也道了歉,叔叔阿姨也原諒了我。
從此以後,我父親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了。
生活中的孩子頂嘴的事例有很多,隨著孩子的大腦逐漸發育和各種能力的提高,自主意識不斷發展起來,獨立性不斷增強,不再完全聽命於父母,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判斷,便開始對大人們的一些教育產生了抵抗情緒,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好建設性批評,那麼你對孩子的教育和提出的意見,孩子都是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的。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小孩一聽批評就頂嘴?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常有人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小時候明明很乖巧懂事的,怎麼長大了之後卻是喜歡跟大人唱反調。你跟他說往東,他卻偏要往西。父母常常因為這樣而覺得自己一個頭兩個大。
重慶有一個八歲的小學生,被父母批評之後,選擇了離家出走。因為他的整個暑假的時間都花在了玩上面,暑假作業都沒有寫完,所以他的爸爸把他狠狠批評了一頓,但是他卻一氣之下扛著自己的一袋衣服和枕頭就離家出走了。
當民警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在離家20多公里處的地方了。
這個小孩子的舉動瞬間在網上引起了許多家長們的共鳴,紛紛表示自己家的小孩也是不聽父母的批評的,甚至有的時候也會有離家出走的念頭。
那麼作為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不聽大人的批評呢?甚至有的孩子他寧願離家出走也不願意接受自己爸爸媽媽的批評?
孩子不聽批評的原因首先,父母的言而無信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隨便就答應。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聽話,都會隨口答應孩子,但是到了需要實現的時候,又對孩子反了口。
"這個周末爸爸帶你去動物園看老虎。"
可是到了周末你卻對孩子說:"寶貝,我們下次再去吧!"
一直到了第三次的時候,孩子終於忍不住了:"每次都說要下一次,沒有時間,等你有時間的話,我都不用你帶了。"
所以父母的"言而有信"不僅是束縛孩子,更要束縛自己。
其次,父母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家的孩子做比較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經歷的一件事,被自己的父母拿去跟鄰居家的小孩子做比較。
"今天鄰居家的小弟弟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隔壁的姐姐數學競賽拿了第二名。""這次期中考試,你們班那個小思,拿了全班第一,你考了多少分?"
這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在打擊自己,便會跟父母頂嘴。頂嘴不僅僅是因為孩子氣自己的父母拿自己跟別人比,更是一種為自己申辯的方式。
再者,喜歡用霸道的口吻命令孩子
一些父母很喜歡用霸道的口吻命令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但是孩子不得不做,但是作為父母的卻是無法做到。
很多人會要求孩子九點之前就要睡覺,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但是孩子睡了之後,自己看肥皂劇看到半夜三更,睡覺的時候還戀戀不捨。
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就要聽父母的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不需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會一味地霸道要求,粗暴執行。
最後,孩子頂嘴只是想要表達自己跟父母不一樣的想法
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覺得自己就是正確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甚至無所不能。但其實孩子長大了,就會有他們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父母有了不同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如果不能大聲地喊出來,是沒有什麼威力的,所以在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都會選擇用喊來表達。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家長們不懂得運用"建設性批評"來教育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心悅誠服。
家長利用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方法
建設性批評,就是通過友好的方式提出合理的有邏輯的批評意見,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建設性批評的目的不是為了批評,而是要讓對方能夠得到良性的改善。
建設性批評有七個原則:具有戰略性;維護對方自尊;發生在恰當的環境之中;要以進步為導向;互動式的方法;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傳遞給對方有用的信息。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學會建設性批評很重要,不僅能夠幫助父母教育孩子,還能夠塑造孩子的未來。
就像你的父母在詢問你他做的菜,"你覺得這道菜味道如何?"相比一句"我覺得味道不錯"來說,他們更願意聽到的是"我覺得再加點鹽的話可能會更棒!"
第一點,用客觀描述代替主觀評判
父母一味地責罰孩子,動不動就吼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這點事都做不好,要你何用!"一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孩子變得更喜歡頂嘴罷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要肯定孩子在事情上付出的努力,再客觀解釋一下他們在這件事情上出現的問題。
"我覺得你做的很好了,只要我們在稍加練習的話,相信下次會更好的。"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跟我交流一下,希望下次你能夠取得勝利!"
第二點,父母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找到問題的根源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根源,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你解決問題。這樣你跟孩子解釋的時候也會容易的多。
比如說孩子考試失利,那麼可能是他們對於學習上有不懂的問題,或者是因為他們在考試的時候過於緊張。知道了原因之後,你就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解決辦法。
第三點,父母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你在跟自己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要記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是有感情的,沒有人是喜歡聽別人惡意十足的批評的。
在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要保證自己足夠心平氣和,脾氣十分平和,再用有愛的語氣去跟孩子交流,這樣會讓你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流暢,拉近彼此距離。
第四點,父母要告訴孩子錯誤的後果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批評他們錯誤的行為,而不是處處針對著孩子。你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滿意的是他的所做所為,而不是因為他這個人。
當你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時候,你要告訴他,手機遊戲要太多的話是會影響視力的,如果影響了視力是需要配戴眼鏡的,到時候會有多不方便。
第五點,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明確自己批評的內容
如果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含糊其辭,還不僅不能理解你的要表達的意思,而且也無法意識但他們自己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情。
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明確一點:批評孩子什麼。父母批評孩子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懲罰他們,讓他們覺得難堪。
第六點,父母要給孩子留有改正的機會
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犯的錯,完全沒有給機會,二話不說抬手就是一巴掌。但是家長們要明白,建設性批評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針對自己的問題做出相對應的改進,才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父母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之後,給孩子一個改錯的機會,不僅能讓他後悔的心得到彌補,也能讓孩子真真正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記得小時候自己犯錯誤,我的父母都是在進行一番教育之後,讓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有一次因為調皮,按了鄰居的門鈴之後馬上跑得無影無蹤,鄰居開門之後又不見人,只好氣沖沖地把門關上。
反反覆復幾次之後,我被自己的父親逮了個正著,低著頭站著不敢說話。
"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了嗎?"
"我知道了。"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會。"
"叔叔阿姨跑上跑下的,會影響他們休息和工作的。"
"我知道錯了。"我低著頭承認了錯誤。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想想你要怎麼做?"
我二話不說出了門,敲開了鄰居家的門,跟他們承認了錯誤,也道了歉,叔叔阿姨也原諒了我。
從此以後,我父親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了。
生活中的孩子頂嘴的事例有很多,隨著孩子的大腦逐漸發育和各種能力的提高,自主意識不斷發展起來,獨立性不斷增強,不再完全聽命於父母,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判斷,便開始對大人們的一些教育產生了抵抗情緒,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好建設性批評,那麼你對孩子的教育和提出的意見,孩子都是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的。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