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較多,還請見諒,文章末尾有驚喜!
始皇帝一生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將秦國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始皇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但在這條康庄大道上偶爾還是會有一兩顆石子硌腳,而這位甚至讓始皇帝摔了一個跟頭。
昌平君,楚國皇室後世後代,羋姓熊氏。昌平君的母親是秦國的公主,父親是楚國君王。當年他父親身為太子在秦國為質,楚王駕崩秦國又不想讓他回去。他父親就拋妻棄子帶著春申君逃回楚國繼承大位。年幼的昌平君跟他母親不得不依靠華陽太后(幫嬴政繼位的哪位),也就是說昌平君自小在秦國長大,他的家就在秦國!
後來昌平君與呂不韋平定嫪毐叛亂,被始皇帝封為丞相,並且幫助始皇帝成功的清除了朝堂上除他之外的所有外戚以及反對始皇帝的人。在那段時間始皇帝先後消滅了韓國,燕國,魏國,趙國以及呂不韋,天真的昌平君以為秦王會就此罷手,但令他絕望的是始皇帝毫不猶豫的將矛頭對準了昌平君的母國——楚國。
昌平君自以為和始皇帝關係親密可以為楚國說情,但沒料想始皇帝嚴詞拒絕了他,同時將他這個秦國最後一個外戚貶官。當時秦國已經開始進攻楚國,並且拿下了很大一片土地。看著消極怠日的昌平君始皇帝決定給他一個機會,也是讓秦國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們住嘴,於是將昌平君派去郢陳。因為郢陳屬於楚韓交界處,又是曾經楚國的首都,昌平君恰好是楚國的公子,讓他去安撫當地楚人再好不過。
與此同時始皇帝在朝中少壯派的鼓舞下決定派李信與蒙武帶軍20萬伐楚,目的是直接滅亡楚國。李信與蒙武果然沒有愧對他們的身份爵位(根據記載當時李信不過20幾歲就已經是少上造),二人分兵前進一路攻城拔地兵鋒直至楚國都城壽春。但就在一切順利的時候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出現了,那就是原本都在前行的李信與蒙武突然同時掉頭回攻已經經過了的郢陳!
而此時距離昌平君來到郢陳已經過去了大概一年多兩年,就在二人攻擊郢陳的時候一支跟在李信背後的大軍突然發起進攻,李信與蒙武的聯軍剛剛會和就遭遇攻擊,經過激戰二人大敗。李信與蒙武雖然帶著幾千殘兵逃回,但手下七名副將都被殺死,二十萬大軍損失殆盡。
但這個事實並沒有出現在《秦記》上,原因都懂就不細說了。李信逃回咸陽後始皇帝才知道,昌平君在郢陳起兵翻盤,斷了李信後路。他不得不才與蒙武聯軍返回,只可惜早已經算到這一切的楚將項燕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這一戰是秦國統一道路上唯一的一次敗仗,也是最後一次。
李信兵敗後心灰意冷的始皇帝不得已前去請老將王翦出山,王翦自然知道此時的始皇帝已經是一個隨時都可以被點燃的炸藥桶,為了不成為第二個白起王翦果斷同意出兵,但依然堅持最初的條件,非60萬不可。於是經過一年的備戰王翦親自挂帥出兵攻擊楚國,這次王翦走了與李信同樣的道路,先進攻郢陳,最後是平輿。當時李信就是進攻平輿的時候突然轉向攻擊郢陳才導致失敗。
但郢陳作為當時楚國的橋頭堡雙方本該在哪裡發生一場大戰,只是歷史上全無記載。後來王翦攻下這兩個地方第二年就打到了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但這時項燕又帶著昌平君逃亡淮南也就是項家的地盤繼續抵抗,昌平君也被擁立為新的楚王。
這個時候始皇帝親自來到郢陳坐鎮,儘管項家一直在抵抗,但還是被秦軍消滅,昌平君戰死,楚國滅亡。
最後,小編想說,昌平君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我們不該拿現在的道德水準去要求古人。儘管昌平君在秦國出生長大,但他骨子裡流的還是楚國的血,或許昌平君放棄秦國的高官厚祿去楚國做困獸頑斗是錯的,但他這份情懷這份氣魄是值得我們尊敬,統一車輪下任何抵抗都會被碾碎,昌平君的這份情懷也不會例外。但假如昌平君沒有叛秦歸楚,可能今天我們也不會記得他。就跟有人說,岳飛當初為何不反了南宋直搗金國黃龍?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他真的反叛朝廷直搗金龍,我們還會給他這麼大的關注嗎?
看到這裡的朋友無論想了解古代那一部分歷史,都可以給昊童留言,為你打造一份專屬文章!
秦國丞相楚國君王:家國之間選後者,揮淚一擊帶給秦國最後一敗
文字較多,還請見諒,文章末尾有驚喜!
始皇帝一生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將秦國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始皇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但在這條康庄大道上偶爾還是會有一兩顆石子硌腳,而這位甚至讓始皇帝摔了一個跟頭。
昌平君,楚國皇室後世後代,羋姓熊氏。昌平君的母親是秦國的公主,父親是楚國君王。當年他父親身為太子在秦國為質,楚王駕崩秦國又不想讓他回去。他父親就拋妻棄子帶著春申君逃回楚國繼承大位。年幼的昌平君跟他母親不得不依靠華陽太后(幫嬴政繼位的哪位),也就是說昌平君自小在秦國長大,他的家就在秦國!
後來昌平君與呂不韋平定嫪毐叛亂,被始皇帝封為丞相,並且幫助始皇帝成功的清除了朝堂上除他之外的所有外戚以及反對始皇帝的人。在那段時間始皇帝先後消滅了韓國,燕國,魏國,趙國以及呂不韋,天真的昌平君以為秦王會就此罷手,但令他絕望的是始皇帝毫不猶豫的將矛頭對準了昌平君的母國——楚國。
昌平君自以為和始皇帝關係親密可以為楚國說情,但沒料想始皇帝嚴詞拒絕了他,同時將他這個秦國最後一個外戚貶官。當時秦國已經開始進攻楚國,並且拿下了很大一片土地。看著消極怠日的昌平君始皇帝決定給他一個機會,也是讓秦國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們住嘴,於是將昌平君派去郢陳。因為郢陳屬於楚韓交界處,又是曾經楚國的首都,昌平君恰好是楚國的公子,讓他去安撫當地楚人再好不過。
與此同時始皇帝在朝中少壯派的鼓舞下決定派李信與蒙武帶軍20萬伐楚,目的是直接滅亡楚國。李信與蒙武果然沒有愧對他們的身份爵位(根據記載當時李信不過20幾歲就已經是少上造),二人分兵前進一路攻城拔地兵鋒直至楚國都城壽春。但就在一切順利的時候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出現了,那就是原本都在前行的李信與蒙武突然同時掉頭回攻已經經過了的郢陳!
而此時距離昌平君來到郢陳已經過去了大概一年多兩年,就在二人攻擊郢陳的時候一支跟在李信背後的大軍突然發起進攻,李信與蒙武的聯軍剛剛會和就遭遇攻擊,經過激戰二人大敗。李信與蒙武雖然帶著幾千殘兵逃回,但手下七名副將都被殺死,二十萬大軍損失殆盡。
但這個事實並沒有出現在《秦記》上,原因都懂就不細說了。李信逃回咸陽後始皇帝才知道,昌平君在郢陳起兵翻盤,斷了李信後路。他不得不才與蒙武聯軍返回,只可惜早已經算到這一切的楚將項燕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這一戰是秦國統一道路上唯一的一次敗仗,也是最後一次。
李信兵敗後心灰意冷的始皇帝不得已前去請老將王翦出山,王翦自然知道此時的始皇帝已經是一個隨時都可以被點燃的炸藥桶,為了不成為第二個白起王翦果斷同意出兵,但依然堅持最初的條件,非60萬不可。於是經過一年的備戰王翦親自挂帥出兵攻擊楚國,這次王翦走了與李信同樣的道路,先進攻郢陳,最後是平輿。當時李信就是進攻平輿的時候突然轉向攻擊郢陳才導致失敗。
但郢陳作為當時楚國的橋頭堡雙方本該在哪裡發生一場大戰,只是歷史上全無記載。後來王翦攻下這兩個地方第二年就打到了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但這時項燕又帶著昌平君逃亡淮南也就是項家的地盤繼續抵抗,昌平君也被擁立為新的楚王。
這個時候始皇帝親自來到郢陳坐鎮,儘管項家一直在抵抗,但還是被秦軍消滅,昌平君戰死,楚國滅亡。
最後,小編想說,昌平君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我們不該拿現在的道德水準去要求古人。儘管昌平君在秦國出生長大,但他骨子裡流的還是楚國的血,或許昌平君放棄秦國的高官厚祿去楚國做困獸頑斗是錯的,但他這份情懷這份氣魄是值得我們尊敬,統一車輪下任何抵抗都會被碾碎,昌平君的這份情懷也不會例外。但假如昌平君沒有叛秦歸楚,可能今天我們也不會記得他。就跟有人說,岳飛當初為何不反了南宋直搗金國黃龍?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他真的反叛朝廷直搗金龍,我們還會給他這麼大的關注嗎?
看到這裡的朋友無論想了解古代那一部分歷史,都可以給昊童留言,為你打造一份專屬文章!